7-7 一鑄造廠, 同一爐鐵水, 連續倒了4杯鐵水測C% Si%, 做A-B test (新舊比對測試), 同時倒了兩個分光試片, 結果如下:
新感溫線比舊感溫線低了4度C. 請在系統設定 左上角 溫度補償 放入 4.0 就好 其他的就都不要動了. 如果溫度補償格子內有數字 就將原有數字加4. 例如: 原有 2.0, 就改為 6.0; 原有-2.0 就改為 2.0; 原有-1.0 就改為 3.0;
7-7 一鑄造廠, 同一爐鐵水, 連續倒了4杯鐵水測C% Si%, 做A-B test (新舊比對測試), 同時倒了兩個分光試片, 結果如下:
新感溫線比舊感溫線低了4度C. 請在系統設定 左上角 溫度補償 放入 4.0 就好 其他的就都不要動了. 如果溫度補償格子內有數字 就將原有數字加4. 例如: 原有 2.0, 就改為 6.0; 原有-2.0 就改為 2.0; 原有-1.0 就改為 3.0;
今早, 烏日這家鑄造廠用line傳來照片, 電話中說我杯子有問題. 連續倒了二十個都是這樣的結果(20個? 說謊話啦!). 我跟他說你的"鐵水溫度稍低了一點". 他堅持鐵水溫度夠高. 老闆要我立刻/馬上去工廠幫他解決. 我說不去, 這麼笨, 用了三年了還不知道這是鐵水溫度不夠高. 他只好再叫師傅與我通話.
要感謝這家老闆, 僱用了這種笨笨的師傅(不但笨, 又不聽老師的話), 讓吳老師可多賺了好幾個杯子的錢. 不過 被這師傅氣得血壓飆高, 不知會不會被氣死. 上一回是: 錳鉄添加不夠, FC300 硬度只有HB140, 跟老闆說吳老師電腦有問題. 我跟老闆說 錳鉄多添加一點硬度就會夠了, 老闆回答:你知道錳鉄一公斤要多少嗎? 我實在無言以對.
上週, 一烏日鑄造廠打電話來說他用 FC 300的鐵水, 倒出來的工具機床台, 硬度只有HB140, 說CE_Meter不準了, 要求換一台準的.
我去鑄薪討了一個三角試片砂模, FC 300的鐵水接種後白口長度才1mm, 硬度當然不足. 碳爐熔解, 可能忘了加入Mn鉄. 東西被退貨怕老闆罵, 責任就推給吳老師的電腦CE_Meter.
表皮有大約2mm左右的脫碳層. 此層淬火回火後 硬度一定低於心部, 是專業熱處理廠的"黑鍋"(常常被誤會是熱處理造成的). 磨光圓棒會把這層磨掉. 輥光圓棒則保留此脫碳層. 有疲勞壽命需求的機件 如果採用輥光圓桿會惹來很多不必要的困擾. 切記!
下: 起裂處表皮佈滿肥粒鉄,表皮強度低劣, 疲勞壽命怎會好? 注意: 有疲勞壽命需求的機件, 表面硬度最好要比心部高HRC10以上. 硬度上, 絕對不可表面低於心部. 這層肥粒鉄怎麼來的? 是此分析的主要課題.
As-quenched. Very large amount of retained Austenite is present in the matrix. 淬後未回火, 基地上大量殘沃.